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

媽媽的飯

  某日午後,妹妹跟我說:「其實我不想吃家裡的飯,我好想吃點別的,每次都那幾樣。」我沒責備她,媽媽給我們的選擇確實只有那幾樣:炒飯、泡麵、飯配罐頭。她習慣把前一餐的飯多煮一些,以便下一餐可以繼續吃,或者拿來做炒飯。

  出門在外,接近了用餐時間,我腦中又浮現那又忙又熱的客廳,必須吃著很熱的食物:前一餐烹熱的飯、菜外加一些小炒。想到這我寧願晚些回家,乾脆就在外頭吃飽了才回去,媽媽總在只有我回家時問我要吃甚麼,剛從外頭回到家裡,艷陽的追殺彷彿沒有間斷,我內心千百個不耐煩的思索著清單位置,滑鼠游標移動過去點開「噠」一聲:炒飯,泡麵......

  有時我會挖苦的問:「我哪知道有哪些可以吃,我說吃...」我停了下來,只剩下內心的想法「如果我說我要吃滿漢全席你難道要煮嗎?」但我吃立刻察覺那段話說出來有多麼過分,媽媽頭也沒回走進了廚房,我在樓梯脫著鞋子拉長脖子喊:「就炒飯吧!」

  很久沒有說「這飯有媽媽的味道」,那對我而言過於矯情,且她已很久沒有煮一些我愛吃的菜了,繁忙的生活的壓迫,家中的料理成了講求快速、便捷的速食模式,再也沒有那些悠閒日子中講究的氛圍,吃飯是一種輔助的活動,是一個維持生活的一種方式,不是生活的一部分,它不具任何任何「攝取營養」以外的價值,它是平淡如水的進食。

  生活不就是這樣嗎?大一生大入校園時炯炯有神的眼神告訴著一花一木「我要在這裡過得非常精采」、「這裡是我新的人生」,但過了半年後那小小的火苗未能燎原便在季節的變遷中被踏熄了,一群行屍走肉開始展開與時間的搏鬥,生活成了只剩那幾樣的活動,且是非常有順序又規律的,最終是一種奇怪的強迫症。

  「但」我告訴妹妹「我們帶著新鮮感走進店裡,在菜單上詳細端詳後選擇了一道自己喜歡的餐點,其實也不過就那幾樣,最重要的是它必定很好吃,因為店家知道用最有利的方式操控著一顆顆的調味料攻下你的味蕾,你臣服無那油與味精攙和的食物裡,此時媽媽卻在苦惱該不該放味精到今天的菜中,因為它決定了這道菜的味道是否鮮甜美味,大量的油可以讓炒飯口感更棒,而媽媽的考量下,飯顯得乾澀,在大火中,油與飯成了最美妙的香味,我希望你也知道,食物在加溫超過一百度後開始出現了致癌的成分。」


  她沒有欠你,那一成不變的就是她始終如一的愛,她給你的,就是只為了你,你所專屬的,未來在人生的路上,你因為工作而忙得昏天暗地,因為同事的手段而感受到人性的險峻,在感情裡折騰著,你感到絕望因為人性的自私,分不清到底誰才是真心對待你的,如果有一天你渴望感受一個人無私的對你付諸感情,發自內心的為你做一件事,那麼,回家吃頓飯吧。



1 則留言:

請留下您寶貴的意見,任何幫助需求以及錯誤糾正討論。
Hãy cho tôi ý kiến trân quý của bạn và những gì có thể giúp đỡ.